常太镇:打造生态地 流连山水间|常太镇融合一二三产推动乡村振兴
2020-08-20 15:22:27 来源: 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   

 

常太镇发挥独特资源优势,持续做好生态文章,以“一颗枇杷”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生产,依托九龙谷流量优势,环绕东圳库区两条生态旅游线路,串点成线形成联合体,留住“流量”,打造集“智慧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的业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在图图生态园,赏荷花、采荷叶、画荷塘、做荷叶饭;在九龙谷,了解生态环境、认识植被种类,亲近绿水青山;在莒溪,参加农作劳动、体验田间野趣……上周末,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研学夏令营在城厢区常太镇莒溪片区举行,30名青少年离开城市,回归自然,体验乡间生活,感受“草木有声色 物华见诗境”的自然意境。

枇杷、生态、旅游业是常太镇最大资源,该镇依托九龙谷流量优势,环绕东圳库区两条生态旅游线路,汇集资源,融入科技,凝聚人气,打造集“智慧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的业态,让游客流连生态山水间,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助力产业复兴,推动乡村振兴。

 

 

变“流量”为“留恋”

连日来,常太镇溪南村党支部书记王剑平奔忙不已,村里土地流转4000多棵果树,打造智慧果园,他正陆续与村民签转让承包合同。

常太镇整合果树和农田等一产资源,对果品进行深加工,融入研学、旅游等服务,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发展壮大二产,以此反哺一产。目前该镇已完成7个村的田地、果树、空置房屋等资产确权,将建立大数据可视化系统,便于资产流转、租赁及招商。

“农村青壮年多外出,果树及房屋空置率高,流转可让资产利用最大化。”王剑平说,此次以音山寺为中心,在周边流转一片102亩果园,成立智慧果园。智慧果园设计单位负责人陈志明介绍,该果园设计物联网管理平台,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在园区内规划智慧科技生产体验区、果树认购采摘区等两大园区。物联网管理平台可实时采集农田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实现农产品数据化科学管理,以此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产量、提高收益。通过产品溯源系统,还可监控农产品种植、零售、物流全过程。

常太镇乡村振兴发展,以溪南片区为龙头。溪南有何优势?常太镇宣传委员许羡说,溪南村是常太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该村位于九龙谷所在地,距离仙游九鲤湖只有10公里,在引入两大景区客流上存在地理优势。当前镇里以“有得看、留得住、带得走、想再来”为发展思路,以此承接九龙谷及九鲤湖游客流量,把流量变成“留恋”,转化成溪南乡村振兴动能。

“有得看”需布局景点。该镇计划在九龙谷与九鲤湖县道高地上流转一片面积约100亩果园,打造莒溪观景台等一系列网红打卡点。

“留得住”要做好配套住宿。将打造五星桥“留恋”美食一条街,利用溪南村旧学校及周边戏台,打造高端民宿,举办如“印象九龙”、莆仙好声音、短视频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反哺流量。

“带得走”需做好枇杷及其他产品深加工。建设枇杷深加工观光工厂及冷链基地,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还计划开发莲子、红菇、柚子、葡萄、草莓等类别。

“想再来”做到一二三产融合。建设智慧果园及多彩溪谷文创基地,文创基地盘活溪南片区的古民居,结合周边油桐树、竹林、荔树、灯笼花等优质景观资源进行规划,初步打造竹林画宿、油桐花开影视拍摄基地、休闲酒吧咖啡屋、电子竞技中心等,打造集网红打卡、婚纱摄影、体验休闲为一体的文创小区。

串点形成联合体

炎炎夏日,常太镇过溪村下莒小学改造工程正火热推进。镇干部杨日亮介绍,这里将利用空置学校,打造常太首个“党建+”乡村邻里中心,也是莒溪片区乡村振兴指挥中心。

常太镇外出人口多,留守多为老人和未成年人,常太镇党委政府问计于民,科学谋划中心功能。邻里中心以党建为引领,布局联合指挥中心、党员能人库、网格站、便民服务中心、调解中心,同时,将设立老年戏院、儿童课堂、东圳移民展示馆,丰富农村留守老人及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以“党建+”模式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在指挥中心布局智慧大厅、指挥舱、农业电商直播基地,利用本土资源,以“线上线下”模式,打造优质品牌,打开农产品销路的同时把客源引流到这里,让更多的人感受乡村的美好。

莒溪片区作为九龙谷所在地,有6个村区间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目前该镇规划益生茵有机肥工厂、龙潭露营基地、“认养式”体验农场、常太研学中心等7个项目,一村一品,串点成线,打造乡村振兴样本。

今年4月,常太镇举办首届“壶兰耕读·云上枇杷文化节”,通过线上电商直播带货形式,推动常太枇杷销售转型升级,战“疫”助农实现增收创收,成效显著。该镇乘势而上,此次在规划莒溪片区项目中,打造乡村振兴学院+“村播学院”。利用废弃下莒小学700平方米场地,建设乡村振兴学院和农业电商直播基地,同步打造“村播学院”,由直播导师教授广大果农直播或视频带货,真正“授人以渔”。

该镇还将以沿线6个村为节点,打造埔头下莒文娱美食一条街、枇杷精酿酒吧、原始部落画室、峡谷探险中心等产业。

一个个项目相继铺开,乡村振兴蓝图日益清晰,村民美好生活逐步变成现实。

 

 

小枇杷大产业

今年枇杷季,“中国枇杷之乡”常太镇传出新鲜事,枇杷树可云端认养。认养采取“线上认养、线下代管、果品直邮、云端体验”的模式,付费享有枇杷树一年果实的“收成权”。

这些枇杷树委托区国有企业莆田市圳湖实业有限公司统一管养,并采用高清摄像头将果园画面实时传输给认养者,保证果品质量,每年每棵树保底产量25公斤果实。枇杷成熟后可向认养的网友快递鲜果,亦可收取若干费用后委托加工成枇杷膏、果酱、干果、罐头等。认养者“云”果农在家即可云端体验枇杷生长、结果、衍生品加工的全过程,也可以到现场体验除草、施肥、采摘、加工等农耕生活。

枇杷是常太特色的产业,云端认养枇杷树是常太镇的一项创新。围绕“小枇杷”,该镇做足“大文章”。

目前城厢区已注册常太镇镇级“圳湖”商标,规范常太枇杷销售市场,严把质量关,保障品牌价值。该镇还委托资质食品生产企业,对枇杷进行深加工,生产枇杷果脯和枇杷果酱等产品,并引进科技生产技术,研发不添加防腐剂,保持枇杷原色原味的产品。目前,深加工食品礼包投放商务高端市场,简易包装向大型商超推广。随着产业链形成,传统农业向集约化农业转型,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促进农业与文旅结合,带动果农增收增效。

提品质、创品牌、促发展,山里的优质农产品变为致富的财宝。眼下该镇还有一个大规划,以枇杷入题,融入常太文旅元素,解读山水背后的故事,溯源常太文化、历史典故、旅游资源等,结合东圳水库环线枇杷生态环境、常太自然风景及革命老区历史文化传统、东圳移民奉献精神和原鲁山精神,打造常太“IP”。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当前,常太镇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一个集“美貌”和“美味”于一体的新常太画面正徐徐展开。(来源:湄洲日报 黄凌燕 梁亦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