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太镇: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
2020-12-17 15:39:39 来源: 福建日报·莆田观察  责任编辑:   

革命老区的红、枇杷之乡的黄、东圳水库的蓝、美丽乡村的绿,很少有一个山区乡镇,像常太这样,如此多彩。东圳水库犹如一个流动的调色盘,60年来,不断调试出常太的斑斓色彩,也冲洗着常太的发展底色,洗出关于山水相逢处人与自然的故事。


地出乘黄 青山开颜

再过一个多月,常太镇的各个山头就要开始逐渐变“白”——种植枇杷的果农们要给枇杷套袋。每年4月,层林尽染白的奇景达到高峰,中国枇杷之乡的种植规模一览无遗。

追溯常太镇种植枇杷的历史,与省劳模颜文雄分不开。党城村原村支书郑光明记得,是颜文雄第一个把枇杷苗从外地引回村里种植。20世纪90年代,颜文雄靠种枇杷一年就赚了30多万元。人们来不及震惊,纷纷跟着开荒造林。村里大举提倡,并免费为每户村民提供10棵苗木种植枇杷。1996年,形似古钟,果皮黄里透红、果肉脆嫩、汁多味甜的常太解放钟枇杷飞出大山,迎来种植面积8万亩的高光时刻。


一粒粒黄橙橙的枇杷成为常太人民开启致富路的“金蛋蛋”。

1999年4月25日,常太镇洋边村举办首届福建莆田(常太)枇杷节,当场成交6500亩的果园订单——常太枇杷红了。摄影师许金珊记录下了这一刻,同时走红的还有他拍下的摄影作品《常太枇杷》。他说:“一个枝端长三颗果子,既能保证枇杷个大味甜,而且水分和口感都是最佳的。”此后,常太枇杷纸箱上都采用了“三粒枇杷”形象作广告图片。到2020年,常太枇杷产量已突破5万吨。

一方水土养出了好山,种出了好果,常太在水库建成30年后迎来了风口。再30年后,常太把种好“一棵树”、护好“一片湖”列为发展大计。2016年,东圳水库湖滨缓冲带治理工程退果还林项目启动,常太岭下、长基、利车、坑洋4村率先实施退耕退果,退果还林建设面积共9026亩。

曾因山荒、地瘦、人穷被评为省定贫困村的岭下村,在种果、退果的浪潮中,走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生态发展之路,以老区村、移民村为特色,变颜值为生产力,打出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牌,成为省级文明村、全国巾帼示范村、省“平安库区”创建先进村。

从8万亩的白山头到“黄+绿”融合发展,山里的故事还在继续。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发展共识的今天,从秋萌冬花、春实夏熟的枇杷感悟四时之景不同,大自然的启示古已有之。

河出绿图 以水谋篇

溪南村莒溪九龙谷的仙、马院忘忧谷的秀、照车村白漈飞瀑的野,以及圳湖映碧的柔……常太的水形态各异,又独具个性。

“那时候的霞田乡,是经济、文化重镇。”在84岁库区移民林金锁的记忆地图里,沉在东圳水库底下的霞田乡故园,有山有水有平原。利洋、渡口、洋溪……择水而栖、沿河而居的村民早已习惯如何与水共荣共生。

瘦川种稻栽菜,壮河足以行舟。水库建成后,人们出行都离不开摆渡。“过去,东圳水库码头十分热闹,开着好几家小吃店,那时候去码头吃一碗扁食汤就能开心很久。”许金珊的老家在常太下庄村,码头陪伴他走过学生时代和从教经历。

镇里通路后,码头就被闲置了。红砖红瓦的大礼堂在青山秀水边格外醒目,带着年代感的一颗红星镶在外墙上,锁住库区摆渡记忆。

拦下仙游九鲤湖奔流而下的溪水,接过从秋坑里、东太桥流出的淙淙溪流,得到莒溪的重要水源补给,东圳的水是绿色常太的自然选择。几十年来,库区人民从不间断探索人水和谐。以水谋篇,近年常太镇做活水文章——实施污水收集、库区管护、农业面源污染、垃圾收集,保护大水缸,服务后花园;布局民宿、茶饮、文创等库区景观休闲体验试点,打造湖滨慢生活带,共享山林湖泊的浪漫与文艺。


东圳水库干渠穿城而过。

东圳水库成为莆田150万人民的大水缸,而住在水库之湄的村民喝的却不是水库水。许金珊告诉记者,多数村庄多引溪流就近就地取水。今年,常太镇以“短期+长期”相结合的方式改善村民用水情况,包括:为19个村实施应急饮水工程;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涉及全镇28个建制村(居);新建集中式供水厂4座、村庄简易供水站17座……

从翠绿、墨绿到湖蓝、湛蓝到澄澈透明,常太大水小水皆在绿盘中。

人出远志 移民续篇

2004年,常太镇渡里村人韩柏开开了第一家鸡公煲店,此后以重庆鸡公煲名字创业的莆系鸡公煲餐饮得到迅速扩展。10多年间,由上海向全国辐射,遍布福建、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重庆鸡公煲店超过4000家。这则励志的创业故事被挂进岭下村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里。

由于地处东圳水库之畔,乡镇企业发展受到制约,年轻一代选择外出打拼,在食品加工、服装、理发、建筑等行业留下梦想“新移民”的奋斗足迹。

“我们村从原来的200多人到现在的20多人,像我这样65岁的都是最年轻的。”杨国腾介绍起如今看似“空心村”的家乡面貌,更多的是赞美,“村里的樟龙溪边郁郁葱葱,好看得像画一样”。

今年65岁的杨国腾和父母、老伴一家四口住在长基村集体厝里,这里曾住着20多户库区移民,如今一晃60多年过去,修葺一新的一排集体厝,如今仅剩下他一家和另外4户老人守着。隔壁独居的张阿秀今年85岁,习惯了每日一碟青菜,花生米就着一海碗粥,饭后长坐屋前晒太阳,院前几筐保温箱里的小白菜也够她闲时料理,逢人便笑。

这里,开门见绿,土地平阔,水从桥下过,山林分外明。杨国腾说:“住在这里是有福气的。”樟龙溪的水连着东圳水库,这里是东圳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也是东圳水库的主要入库河段。

位于水库边上的长基村,建成了风景如画的湿地公园。

2014年,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上议程,对全流域开展保护。漳龙溪生态整治工程随之启动,入库溪流整治、退果还林、库滨带生态保护、污水一体化处理等工程不断美化、净化着村庄。2017年,东圳水库一级保护区搬迁项目启动,搬迁名单中,长基村在列,为这一库清潭,人们二次移民,剩下寥寥老者难离熟悉水土。

60年前,老人们吃过建水库的移民苦。如今,老人们坐在庭前,看着后人把净水的管道铺到跟前,看着河里的水一日清过一日;看着不断建成的观光林、步道、凉亭、亲水平台,市民们慕名来打卡的湿地公园,他们抬眼便得。

站在漳龙桥上看风景,老人们和移民集体厝也成了他人眼中的风景。

来源:福建日报·莆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