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民意窗” 架起“连心桥”——城厢区人民检察院推进驿站建设
2023-09-13 18:03:49 来源:   责任编辑:   


  从“云端”、村(社区)、企业、学校、生态五大序列推进驿站建设,设立各类检察官驿站共23个,城厢区人民检察院下沉检力、贴近民生,打造可见可感可触的百姓“家门口”人民检察院。

  以“检察之智”助力“社会之治”。近年来,城厢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确立“以检察官驿站为载体,党建引领、能动履职、以点带面”的总体工作思路,从“云端”、村(社区)、企业、学校、生态五大序列推进驿站建设,下沉检力、贴近民生,打造可见可感可触的百姓“家门口”人民检察院。

  目前,该院已设立各类型检察官驿站共23个,实现辖区党建+邻里中心“综治+”治理中心,7个镇街、工业园区、主要教育集团驻点全覆盖,服务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探索创新 求出多元共治新解

  近日,城厢区人民检察院干警来到位于龙桥街道龙桥社区的检察官社区驿站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了解民生实情。



  干警深入龙桥街道龙桥社区开展禁毒普法宣传。

  这是全市首家检察官社区驿站,成为群众反映涉检工作问题的窗口、检察工作一线服务群众的窗口。2021年3月成立以来,驿站已开展10余次普法宣传,受益群众500多人。

  主动融入,探索创新。城厢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林少雄介绍,为融入和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全院探索组织重构、资源重整、力量整合的路径和模式,2021年在基层先行设立检察官社区驿站和企业驿站,并在充分调研和试行的基础上,优化层级、外延触角,制定检察官驿站工作细则,明确5类检察官驿站的工作属性、职责、流程。

  如今,从“云端”、村(社区)、企业、学校、生态5大序列推动形成检察官驿站广覆盖、强辐射效应,各类型的检察官驿站,融入全区“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将服务关口前移到一线,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构建融入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检察服务机制。

  “我们将‘党旗红+检察蓝’党建机制有机融入其中,真正做到深入基层了解民生实情、履职尽责办好民生实事。”城厢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陈予方介绍,“党建+检察官驿站”是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和服务社会治理大局、协同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途径。该院连续3年将“党建+检察官驿站”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部署推进,并列为检察长领办重点任务。各驿站组建党员先锋队,筑堡垒、亮身份、作表率。

  专班模式,推动驿站落地生根。驿站实行“定人常驻+巡回驻点”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由43名优秀干警分别组建各类驿站工作专班和法治宣讲队等队伍,根据服务对象差异及司法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式服务,践行“枫桥经验”。截至目前,城厢区人民检察院已设立13个检察官村(社区)驿站、3个检察官企业驿站、5个检察官校园驿站、1个检察官云端驿站和1个检察官生态驿站,全面铺开检察官驿站工作。

  功能融合  提升服务发展效能

  近年来,城厢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标,建设“山水格局、人文宜居”新城厢。

  守护绿水青山,步履不停。该院在城厢区河长制办公室建立检察官生态驿站,打破了以往办理非法捕捞案件“破坏者服刑,海域生态受损”的尴尬局面,创新实践了“打击非法捕捞+海域生态修复”的新模式。这是立足司法办案职能,修复保护海域生态环境的有益探索。

  为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增强检察机关办案透明度,提升司法公信力,城厢区人民检察院还在灵川镇东进村检察官驿站就一起非法捕捞案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镇干部、村干部担任听证员,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及当地近50名村民参加。此举体现“少捕慎诉”的执法理念,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感同身受,切实达到了“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目的,让法治观念真正走进乡村,流入千家万户人民的心田。

  去年,该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城厢区钟潭溪凤凰山街道段东陆国防教育基地旁,河道内多处存在拦河砌筑条石、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下游私建水闸等问题,破坏周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办案人员现场巡查、调取相关证据材料,发出检察建议。相关部门在收到检察建议后积极履行环境监管和生态修复职责,被破坏的水环境得到有效修复,社会公共利益得以维护。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城厢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徐金模介绍,检察官生态驿站跟进深化生态司法保护部署,专项开展木兰溪和东圳水库生态司法保护行动,制发检察建议62件,促成职能部门建章立制16项,涉及排污实体4家、红线保护区内违建7000余平方米、清淤疏浚河道10余公里。

  普法的“及时雨”,也送到企业。目前,该院已先后在华林经济开发区三威鞋业“党建+”邻里中心、华林智慧园区“党建+”邻里中心、力奴鞋业有限公司设立检察官企业驿站。

  检察官企业驿站聚焦高质量发展,成立辖区10条重点产业链检察服务专班。以落实落细服务保障企业发展11项检察司法政策为重点,该院与区法院、工信等部门制定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4项机制13条具体措施。把服务企业的端口前移,开展送法进企、“法律体检”等活动35次,变企业“找上门”为主动“上门找”,打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提升服务发展效能。

  检力下沉 打造服务民生样本

  近日,该院在华亭社区召开一起拟不起诉轻伤害案件公开听证会。当事人谢某与蔡某是妯娌关系,两家因土地纠纷积怨多年。某天,双方因土地权归属问题发生口角,进而互殴,二人均不同程度受伤。在城厢区人民检察院干警努力下,双方达成了赔偿谅解协议,并通过听证会扩大办案效果。

  关注群众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检察品牌,以最优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林少雄表示,检察官村(社区)、校园驿站会同驻点区域有关主管部门,联合开展综治平安入户大宣传大走访、“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等活动59次。依托驿站及时收集信息,及时落实司法救助金17万余元。检察官村(社区)驿站共接听群众电话370余人次,接待来访群众210余人次。开展公开听证7场次,最大限度推动个案办理向类案预防的转变。

  9月7日,开学第一天,灵川镇径里小学“检察官校园驿站”揭牌。这是该院建设的第5个检察官校园驿站。驿站联合区教育局等主管部门开展防治校园欺凌、整顿向未成年人开放娱乐场所、贩烟售酒等专项行动。



  干警深入东海中心小学检察官校园驿站,开展“检爱同行 共护花开”检察开放日活动。

  司法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该院在南门学校设立“星光家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为全区35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制发督促监护令55份,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专题法治宣讲课。该服务站被省妇联、省教育厅评定为“福建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该院还与区妇联等9部门建立儿童权益保护联动等机制,“未成年人零犯罪村居”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服务民生,不止于此。该院检察官“云端”驿站融线下接待、热线电话、线上官网官微于一体,涵盖违法举报、信息咨询等13项便民服务。重点推进实现检察官与公安、法官、值班律师、被害人、被告人多维度的自由连线,实行远程办案、云端庭审、远程调解等78件159人,最大限度服务老年人、孕妇、外地涉案人员等,促进办案效率提高。

  建一处驿站,添一处解难题、提速度、有温度的“民意窗”和“连心桥”。城厢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驿站以品牌矩阵赋能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践初心、为人民,写就精彩司法新篇章。

  来源:湄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