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项目建设让路
2009-10-19 11:04:25 卓晋萍 吴伟锋/蔡 昊 许志挺摄来源:   责任编辑:   

依依不舍离开故土
  东圳水库的修建要从50多年前的莆田县遭受的一次水灾说起。1956年秋季,莆田县遭受特大水灾,海堤崩溃400多处,农作物受灾面积竟达20多万亩,房屋倒塌近万间,百姓财产受到严重损失。抗洪救灾结束后,县委、县府痛下决心,作出修建东圳水库的重大决策。1958年6月,东圳水库破土动工,1959年9月,东圳渠道全面施工,库区淹没地有人口13000多人。随着水库的建设的进展,一批又一批的当地农民离开难舍难分的故土,拆掉祖祖辈辈居住过的老屋,砍掉亲手培育起来的果树,翻山越岭背井离乡……
   “我们翻了一座座山,从早上走到晚上,从常太移民到这里。当时经济不发达,这里农民生活条件也很差,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移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有的人晚上就住在牛栏里、草房子里,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儿”。庄边镇黄龙村的陈亮妹今年66岁,谈到50年前依然很激动,记忆涌上心头,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
   稍稍安顿下后,移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盖房子。移民们盖的是集体厝。白天种田,晚上挑土,女人们凌晨两三点就要到1公里左右远的地方挑水。
  72岁的邱金玉老人对记者说,黄龙村的移民1959年开始盖房子,就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大家都吃不饱,盖房子的师傅来了几批又都因为没粮食吃走了,集体厝断断续续盖了三年才盖好。即便盖好了集体厝,移民们的居住依然拥挤不堪。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常常住了二三家十几口人。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同全国农民一样,苦、累、饿,是大多数人的集体感受。
  “当时确实是苦啊,你们现在感受不到了。”两位老人一边回忆,一边感叹。
   余珍妹祖籍常太,今年88岁。她因东圳水库建设移民到邵武市生活了近50年了。记者费了一番周折终于电话联系上了她,别看老人家年纪大了,但说话声音洪亮。谈起修建东圳水库移民一事,那些50年前的记忆,又在余珍妹眼前苏醒了。1958年,余珍妹第7个女儿出生,家里一共三男四女共7个孩子。由于当时家境非常贫寒,实在养不了这么多孩子,吃不饱也穿不暖,余珍妹狠狠心把一男三女都送给别人家。东圳水库开始修建了,随着水位越涨越高,她带着几个孩子搬迁到邵武,把对故乡的思念压在心底,开始艰苦、拼搏的异乡生活。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人的适应性是强大的。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离开魂牵梦萦的故土,这是怎样的一种伤感?较之于物质的割舍,更难的是情感的割舍,但生活总要继续。尽管在他乡,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都不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的移民渐渐习惯了,融入了当地生活。
  市移民开发局移民科副科长郑一将告诉记者,东圳水库自1958年6月动工建设后,库区陆续进行移民,大部份移民集中在1959年。多数移民是从低处往高处移,搬迁到常太镇境内的村落,有的移民搬迁到现城区新塘及北磨,还有搬到西天尾、庄边镇等乡镇的,部分搬到莆田之外的邵武山区。截至2006年6月30日,全市登记东圳移民4379户,29192人,分布在如今的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等地。
他乡创造幸福生活
  10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庄边镇黄龙村村部,村文化协管员陈国梅正在画东圳水库移民50周年活动宣传画。已经盖了近50年的移民集体厝前的大埕浇灌水泥工程正进行扫尾工作,集体厝的柱子被漆成大红色,喜气洋洋。
  庄边镇镇长龚承恕告诉记者:“今年是东圳水库大规模移民50周年,我们镇里准备结合国庆60周年搞一次大型的纪念活动。移民为建设做贡献,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
  庄边镇黄龙、黄洋、尚书桥三个村有东圳水库移民187户983人,如今常住原迁、新增人口为1956人。移民立足山区实际发展经济,蘑菇、枇杷种植、生猪养殖已经成为移民三大支柱产业。还有不少移民后代外出创业经商,打拼幸福生活。行业涉及建材、服装、装潢等,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的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也有一批移民后代成为国家公职人员。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我市实行村村通水泥路、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让移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黄龙村的欧玉云老人今年83岁了,依然精神矍铄。50年前从东圳水库移民来时,他还是一位年轻的父亲,现在已经是曾爷爷了。他的孙子走出大山,在涵江区办工厂,曾孙子已经12岁了,在涵江区上学。他对记者说,国家的移民政策好,现在移民享受每个月50补贴元,一年就是600元。这几年,国家经济发展了,对农民的政策也好,都不用交税,种粮还补贴。

  “现在村里道路水泥硬化、饮水工程、路灯、灌溉渠道等生产、生活设施不断完善,镇里还准备建设移民文化中心,为移民们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生活真是越来越舒适了。”欧玉云拿出自己的手机笑着说:“如今连我这80多岁的老头子都有手机,想给谁打电话就给谁打。”
  10月8日,记者驱车到常太镇移民村照车村。车子在山谷间穿行,一边是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枇杷树,一边是碧波荡漾的东圳水库。初秋,阳光依然强烈,山区各种植物和泥土混在一起的味道,使呼吸变得清晰。沿着水库开车,不一会儿,一个道路宽敞、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村展现在记者眼前。
  当年建设东圳水库,大部分的移民还是从低处移到高处,常太镇有25个村,其中23个村有东圳水库移民,照车村90%人口是东圳水库移民。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野岭,没人居住,据说当时还有老虎。我们移民来的时候根本没有路。”说起这些年生活的变化,60多岁的陈国尚笑意盈盈:“你看,现在水泥路通到各个自然村,村里老人活动中心有健身器材、蓝球架、乒乓球桌等,我们老人要娱乐娱乐方便得很。”
  苏寿楣今年61岁,当初移民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孩。回想初来照车村,他的印象是可怕。到处密密麻麻的都是树林,还有不少墓地,阴森森的。他们一边上学一边帮助家人盖房子。
  山里人靠山吃山。照车村也是一个枇杷村,村里多数人家种植枇杷,辛辛苦苦一年,一户人家种植枇杷的收入一般在万元左右。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改变最多,特别是这几年,实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交通改善了很多。以前走路到城里要三四个小时,碰到雨天,根本没法走。现在坐车去城里,半个小时就到了。”
  苏寿楣还高兴地对记者说,去年我们村三个移民聚集地都往地下100米打了水井,通到各家各户,水很清澈,现在村里人天天喝的可是矿泉水呀。不少城里人到我们村里来,都要带些水回去呢。
  照车村的许多移民尤其感激党的移民政策。这几年,移民的后期扶持资金有200万元左右投入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昔日的土路被今朝的水泥路代替,村里的小学校修缮一新……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郑一将告诉记者,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如春风化雨滋润移民心田。比如移民直补资金自2006年7月1日开始发放,共发放20年。同时结合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扶持工作,主要扶持库区移民安置村组的农村饮水、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培训工作等。
    日月嬗递,春秋轮回。50年过去了,当初背井离乡的东圳水库移民们克服困难,艰苦创业,齐心拼搏,渐渐融入了当地生活,重建幸福生活的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


  庄边镇黄龙村文化协管员正在画东圳水库库区移民50周年宣传画。


常太镇照车村新貌


  图为东圳水库建设时壮观感人的场面。(本报记者翻拍资料照片)


东圳水库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