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城厢区规模养猪场生态养殖新模式
2013-04-06 16:43:25 余思宁 易振环来源: 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   
规模养猪场如何避免污染环境?近日,笔者前往城厢区几大规模养猪场采访中发现,该区近年来通过引进多种环保生态养猪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初步成效。
 位于城厢区灵川镇桂山村的综合专业养猪场,隶属于莆田市飞燕生物有限公司。和传统的养殖方法不同,这里的猪享受的是更为“人性化”的待遇,也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生态养殖法”,也称作科学的生态“懒汉”养猪法,主要利用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风向等免费自然元素,实现生物性、物理性转化。
 走进猪圈,没有臭烘烘的异味,地面上很干净,连苍蝇、老鼠都看不到。“传统猪圈是纯水泥地,大小便用水冲,臭气熏天,而生态养猪是采用发酵床养猪法,以木屑和谷壳为原材料,在猪舍中铺上垫料厚80公分,放入生物菌。在生物菌作用下,猪粪、猪尿变成猪饲料,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生物菌富有多种营养成份,每出栏一批生猪,垫料须翻一次,连续使用三年,变成有机肥。厚厚的生物菌没有污染,比较环保,还可以分解猪的大小便,实现零排放。”公司总经理杨朝飞说。
 据介绍,这个养猪场的几万头猪品种为美国“PIC”系种猪,采用日本洛东“New-R”生物发酵零排放环保节能养殖技术+U洁污水发酵处理系统,2012年在全国率先突破日存栏万头规模养殖场零排放。同时,公司加大场内环保改造及保温降温系统改造的资金投入,实现生产流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并运用美国PIC总部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实现了养殖生产区无臭味、无苍蝇、无老鼠“三无”养殖新标准,成为花园式的国家级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养猪场存栏能繁种猪1960头,全场日存栏数18000头左右,年出栏商品猪33000多头、种猪6000多头,年总产值可达1亿元以上。
 与飞燕综合专业养猪场采用同样养殖技术的,还有位于华亭镇霞皋村的莆田乡里香黑猪开发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莆田黑猪品种资源保护、选育和开发利用的企业,被农业部定为“国家级莆田黑猪保种场”,是“中国地方猪种保种与利用协作组”的成员单位。
 该公司总经理吴国为介绍,公司场地地势高燥,远离居民区,具有天然的生态自然和防疫隔离条件。采用室外生物发酵技术,将污水净化后经管道排入沼气池,打造种养循环链,杜绝二次污染,解决土壤改良与植被重建中缺肥的瓶颈问题,实现环保达标,目前,已形成了“猪-沼-果”生态农业。
 据了解,该养殖场拥有各类猪舍11栋,约6000多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1栋平方米及办公综合楼。饲养黑猪母猪210头,年可出栏种猪1500头,菜猪4300多头。
 城厢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关毅敏介绍,该区出重拳大力整治东圳水库等禁养区非法养猪的同时,积极鼓励规模养猪场的生态养殖,近年来,区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引进国际领先的养殖技术,为该区的生态养殖铺路,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天怡”(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的是台湾“环保干式无污染养殖技术”,该技术以微生物平衡理论为基础,进行生猪生态养殖。每天每栏猪舍铺进约30斤的木屑,猪粪、猪尿就吸附在木屑上,每天下午,工人将木屑打扫出来,又更换新的木屑,周而复始,打扫出来的木屑经过七、八天的发酵后,再烘干、晾干,就成为生物有机肥,用于改良土壤和果树、农作物追肥。
 公司总经理陈金良介绍,他们养殖场的猪不用洗澡也不产生臭味,关键是利用台湾新技术,在猪的饮用水中加入一种特殊的“诱导基”,这种“诱导基”能诱导动物肠道产生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让猪的排泄物没有臭味。陈金良说,公司旨在建造无污染排放、无呛人气味的花园式生猪生态养殖基地,一开始,猪舍就按设计统一建造,每幢分为20栏,每栏30平方米,能饲养20-25头生猪,每幢能养500头猪。目前有标准猪舍31幢,全出栏生猪5万多头,年可生产生物有机肥9000多吨,相当于一座小型化肥厂,每吨销售750元,在减少污染排放的同时,也为企业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陈金良说:“由于基本做到污染物零排放,我们这些‘猪倌’也不必整日与臭气、废水、污染物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