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财政局:多措并举大力支持教育改革发展
2018-11-01 16:22:40 来源: 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   

  教育即未来,财政当先行。城厢区财政局落实区委区政府“教育强区”战略布局,服从服务教育发展大计,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不断向教育事业倾斜,教育之花越开越艳。

  有浇灌,有收获。该区现有省一级达标高中1所、省二级达标校2所、省三级达标校1所、省重点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初中校4所、小学63所、小学教学点11所、独立幼儿园28所,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教育总体水平得到改善提升,“教育强区”的目标不断实现。

  ■扩容提质满足学位刚需

  10月26日上午,位于梅山街的兴安小学传来琅琅书声。教学楼二层窗明几净,不时传出孩子阵阵的问候声,教师们正在教室里给孩子们讲授校园礼仪、交通规则、安全保护等基本知识。

兴安小学副校长翁秀萍告诉记者,该校从2015年便开始筹建,可新增小学学位1080个、幼儿园学位360个。今年秋季,共设一年级5个班、200多个学位,以及幼儿园小班3个班、近100个学位,以满足周边社区学生的入学需求。

  除了兴安小学之外,城厢区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大手笔加快学校建设发展,新增一批优质学位。

  “2015年以来,全区多渠道投资1.65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6.86万平方米。”城厢区财政局局长许玉树介绍,区政府在安排年度预算时,对教育拨款增长幅度高于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2014-2016年度,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经费拨款分别是6.09亿元、6.27亿元、6.48亿元,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生均教育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省市补助资金、区级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2015年以来,城厢区共有16个教育项目投入使用,共建成霞林学校等4个新校区,7个扩容改造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通过学校新建、扩建,有效解决城区学校“挤”的问题,全区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随着二胎开放,学龄前儿童增加,学前教育学位需求与日俱增,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势在必行。许玉树介绍,区里全力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项目。全区共有22个旧城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11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投入使用,还有11所配套幼儿园主体在建。

  未来更可期。城厢区2018-2022年规划教育补短板项目25个,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个、小学7个、幼儿园16个,规划新征教育用地337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8.8亿元,新增中小学及幼儿园学位18570个,其中幼儿4320个,小学11250个,初中3000个。

  届时,城厢区学校布点建设将更为均衡,不管东西南北中都将配套足量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城区学校容量不足问题将得以解决。

  ■校园提升夯实教育之基

  秋风徐徐,在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校园一角,小桥流水竹亭,孩子们在沁心亭静心阅读;校园另一角,一个古香古色的朗读亭里排起了长龙,学生们在亭子里朗读自己喜爱的文章。

  在教室和教师办公室之间的大堂,一个三层的书吧格外引人注目。阅读桌椅、榻榻米、书架、电子阅览点读机应有尽有。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郑玉贞介绍,每一层30平方米的面积里可容纳600册以上书籍,每月更换一次,成为该校1445名小学生和500名幼儿的知识海洋。

  这些都是今年以来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校园改造提升的成果。郑玉贞说,近期学校投入27.5万用于录播室改造、学生电脑及云课堂设备购置、专用备课室建设、购买图书等,投入150万用于校园配套设施设备等。目前已获得财政拨款200多万元。

  “加强学校基础建设,这是夯实‘教育强区’的物质基础。”许玉树表示,城厢区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目前有多媒体普通教室1364间,专用教室263间;投入1316万元,实施1203个班级多媒体建设,全区中小学实现“班班通”;投入800万元,建成多媒体录播室22间。全区31所学校图书馆实现自动化集群管理,应用“教育装备自动化管理平台”,91所学校开通实验仪器入库及实验流转等操作功能。

  该区还投入1亿元“薄改”资金,实施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添置,全区中学、中心小学基本实现运动场塑胶化。

  同时夯实硬件建设,按照国家级示范校标准,完成景观工程、道路、绿化建设。投入1000万元支持莆田三中建成空中运动场,投入资金500万元配置电脑、教学仪器、图书等;建设莆田十二中北大门、校园景观、录播室、通用技术教室、历史教室、理化生教室和添置图书等,启动教师宿舍楼和体育馆项目建设;莆田十八中新建了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塑胶跑道等,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入1000万元,支持科技学校建成2000平方米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力争打造成“拳头”专业,投入200多万元全面实现科技学校的多媒体教学。

  让每个孩子享受到同样的教育,力争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教育公平。许玉树介绍,该区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区第一实验小学等8个优质校带动20个薄弱校的“一校带多校”在线课堂,建有4间“云学堂”、6间“云桌面”。实施“智慧教育学习应用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为城厢学生提供免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督促学校全面运用多媒体教学,全面落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通过优质课录制、传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资金也不断倾斜扶持乡村学校,乡村所有完小设备设施标准化,全区学校实现运动场塑胶化,农村学校实现良性发展。

  ■品牌创建激活发展动力

  10月26日下午,走进文献中学,环形的300米6跑道田径运动场上,学生们正在挥洒汗水。而在每一间教室,“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听力广播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应有尽有。作为莆田五中教育集团的成员校之一,文献中学在5年来完成了一系列蜕变。

  太平小学教学楼扩建工程完工、逸夫实验小学一号教学综合楼建成使用;延寿小学获得1000多万元的资金,将移址搬迁,并正式升格为城厢区第三实验小学……这是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集团的建设最新进展。

  集团化办学,是城厢区打造教育品牌的一个创新之举。2013年5月,城厢区“教育强区”创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当年9月,城厢区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在全市率先组建南门、五中、逸夫实验小学三个教育集团,全面启动三大教育航母,这是城厢区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和新起点。

  “近年来,我们投入2亿元资金支持三大集团建设,倾斜集团学校职称职数,引进优秀教师或补充教师进集团任教。集团各校项目建设资金、规划、拆迁、建制、职称、师资等困难迎刃而解。”许玉树说,集团组建后,打通的是资源交流共享的“任督二脉”,三大教育集团共有28所学校,农村学校占15所,涵盖高中、九年一贯制、小学三个层次,通过集团总校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促进成员学校管理模式、教学理念、考核评价以及教风校风积极转变,实现城乡学校资源共享、教育质量均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

  有耕耘,即有收获。不仅在集团化办学中成效显著,城厢区在创品牌树特色中也收获颇丰。莆田五中推进基地校建设,构建符合校情的课程建设主体框架,投入300万元夯实硬件建设,首批通过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省示范高中评估和省一级达标校复评;莆田三中晋升省二级达标校;投入200万元支持莆田十二中实施硬件建设,筹备省一级达标创建工作;全区共有11个公办幼儿园通过省市级示范园评估验收,区第一实验幼儿园、逸夫实验幼儿园获得省第二批保教改革建设幼儿园称号;多所中学和小学通过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评估……品牌的创建,增强了城厢区教育发展的内动力。

  百花齐放春满园。城厢区加大财政投入,校园焕发新颜、教学环境改善、品牌创造特色、教育精彩蝶变,浇灌教育之花,收获丰硕果实。(来源:湄洲日报   林晓玲    陈峰   肖建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