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太镇:开辟新途径促扶贫提质增效
2019-01-24 17:05:21 来源: 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   

  隆冬时节,“中国枇杷之乡”城厢区常太镇,一批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翻山越岭,义务为该镇的贫困户嫁接枇杷树。连日来,他们走访了山坑、东青、常太、党城、南川、渡里等6个村,共嫁接了800多株枇杷树。枇杷树改良了,卖得好价钱,贫困户能增加收入。这是常太镇立足产业特色,摸底帮扶需求,联系农技专家,精准帮扶贫困户。

  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三大战役之一,常太镇注重发挥优势,培育亮点,聚焦脱贫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为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开辟新途径,促进脱贫提质增效。

  ■挂钩帮扶 排忧解难保生活需求

  年关临近,常太镇政府干部正筹备春节前走访慰问贫困户事宜。从2016年起,村两委和党员干部率先挂钩帮扶41户贫困户。

  齐心协力,尽锐出战。2017年,全镇干部职工、28个村的村主任全部参与挂钩帮扶慰问。每年3月、6月、9月初及元旦、春节的节前都开展慰问贫困户活动。每年落实5000元帮扶资金,切实为贫困户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改善生活条件。

  去年8月,常太镇传出新鲜事。镇里的贫困户,每户分发一部手机。原来,在走访慰问及日常结对帮扶中,镇干部发现有些贫困户没有手机或频繁换号造成沟通联系不通畅。为切实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通信畅通,密切挂钩人与贫困户的沟通联络,该镇率先与中国电信莆田分公司签订购机协议,为贫困户发放手机。

  “每月保底消费30元,由政府出资,持续至2020年底。”常太镇副镇长郭凤祥介绍,目前常太镇贫困户联系电话已实行统一号段、一户一号,并明确使用人,实行档案化管理,有力保障该区精准扶贫工作。

  “一位长期在松峰村生活的外来人员,2015年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因她在原籍地云南有户籍登记信息,只有一代身份证,需要本人前往云南办理二代身份证,才能享受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然而,这位村民年事已高,且会晕车,还目不识丁,无法自行云南。我们通过多方了解,联系到她已出嫁养女。去年8月底,镇政府、派出所人员一起陪同这对母女辗转回到老家,办理了二代身份证,并联系到了老人失散了近30年的6个子女。”

  “镇、村把救灾、救助等资金及公益岗位全部向贫困户倾斜。像渡里村的陈飞跃,妻子患子宫癌,这家因病致贫,村里安排他担任护林员、河道专管员、保洁员,再加上陈飞跃自己种植枇杷树,销售枇杷果,每年收入3万多元。”

  “镇党委、政府重视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多次组织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住房情况,对房屋破旧、存在安全隐患的贫困户,积极对接上级有关造福工程、危房改造政策,支持并动员贫困户进行房屋搬迁、翻建或修缮。还把贫困户列入补助对象,开通绿色通道,协助建房审批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帮助协调解决施工过程遇到的困难。”

  “镇里注重企村对接,联系福建复茂食品、才子集团、驻外商会等企业和团体,挂钩帮扶贫困村和困难户,承诺为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鼓励贫困户增强信心,迈出脱贫致富步伐。”

  长期扎根一线,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每个镇干部心中像这样的扶贫故事比比皆是。

  ■产业扶贫 率先建设光伏发电站

  航拍下的岭下小学教学楼顶,覆盖的深蓝色太阳能电池面板在阳光下熠熠发光,这是光伏发电站。除了岭下小学楼顶,岭下村部屋顶也有架设太阳能电池面板。

  岭下村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2017年,市、区两级下拨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70万元。如何利用这笔资金,为贫困村“造血”脱贫?镇里想到当地光照充足,可以引进环保高效的光伏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

  

  经和多家光伏企业对接,最终以公开招投标方式,与山东宝利阳光公司进行合作,投入46万元,建设岭下村8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去年1月初动工建设,2月8日起就开始并网发电。

  早谋划,早实施,早受益,岭下村赶上了国家光伏扶贫的政策红利。目前岭下村的光伏发电项目所产生的电能,由国网莆田供电公司以每度电0.75元的价格收购,其中政策补贴0.37元。发电收益每季度结算一次,收入全部用于贫困户帮扶和村里基础设施建设。

  光伏扶贫,岭下村不是唯一一家。该镇也在外东坪村发展光伏产业。截至目前。岭下村80千瓦项目已累计发电9万千瓦时,村财增收6.8万元,年收入约8万元。外东坪村110千瓦项目已累计发电8.9万千瓦时,村财增收6.7万元,年收入约12万元。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是治本之策。依托政策和资金扶持,该镇探索创新,搭建产业扶贫基地,走出一条新路子。

  去年6月,该镇组织贫困户与常太镇田边果场签订代耕代种协议,将省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果场经营,果场按照年收益12%兑现收益。打造产业基地扶贫新模式,为缺劳力、缺技术的贫困户提供产业生产发展新方向,受益的贫困户达到63户。

  充分利用政策红利,为贫困户落实小额信贷固定收益。该镇实现小额信贷应贷尽贷,陆续为70户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每月获得500元固定收益。值得一提的是,该镇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比例全区最高。

  ■破壳消薄 创新打造扶贫基金会

  扎实开展村集体经济“破壳消薄”工作,常太镇在全区七个镇(街道)中,首家完成“破壳消薄”镇、村一级承担资金的筹措工作。筹措资金596万元,率先将市一级筹措资金313万元,区一级筹措资金596万元,镇村一级筹措资金596万元,共计1505万元打入区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账户,由其代为投资,尽早实现收益,确保该镇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19个村2018年底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

  在推动村集体经济“破壳消薄”方式上,该镇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脱贫,创新地在两个贫困村打造扶贫基金会,受益金向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帮扶,确保贫困户脱贫成效稳固。

  2017年,在一场“百企帮百村”活动中,镇里联系爱心企业福建才子集团,投入30万元在岭下村成立扶贫基金会。每年获得3.6万元收益,扶持该村6户贫困户,及奖教奖学,志智双扶,提升脱贫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镇里也联系挂钩外东坪村的爱心企业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联合镇、村筹集的资金,成立圆梦公益基金会,获得的收益,在帮扶该村3户贫困户及慰问村里70周岁以上的老人,奖励当年度考上大学的学子,救助临时困难家庭等方面都发挥了作用。

  目前,内东坪村也在筹备成立扶贫基金会,50万元资金已筹集到位,其中蛤老大(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出资35万元,用于扶贫奖教奖学。镇里将继续探索模式,鼓励其他有条件的村庄也成立扶贫基金会,扩大帮扶面。

  奋力奔跑,追逐梦想。常太镇党委书记吴晋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常太镇将继续从细处着手,在做上发力,以实际行动把上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务实的作风,继续实现高质量脱贫,扎实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新成效,让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加,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住房、医疗、教育、饮水、通信等得到保障,确保政策落实一个不漏,小康路上一个不少。(来源:湄洲日报  黄凌燕  梁亦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