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公安分局扁平化机制运行纪实
2019-03-15 16:01:54 来源: 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   

  近来,城厢公安分局根据市公安局的部署,在龙桥、凤凰山、霞林3个试点派出所创新勤务运行模式,实行扁平化指挥体系和巡逻防控机制建设,巡逻防控警力压向路面,走进群众中,守护辖区平安,服务人民群众。扁平化机制运行以来成效显著,试点派出所辖区的警情同比有明显下降,全区治安、刑事类警情环比下降16.6%,春节期间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2.3%。

  “扁平化指挥体系和巡逻防控机制建设是市公安局为适应立体化、现代化的社会治安巡逻防控体系而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型警务模式。”城厢公安分局局长林一虎说:“分局及时部署,全力推进,在警力、运行、保障、机制和制度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使这一改革创新措施让广大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警务处置运行管理规范

  该分局成立了以局长林一虎为组长的扁平化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大力整合警力和资源,组成联勤实战模式,警种部门分工协作,快速高效,服务实战。同时,规范勤务运行机制,明确各警种部门的职责,落实警务处置运行管理规范,提升巡逻处置勤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基础投入,配备配全各类警用装备和智能设备,通过科技给予支撑,提升扁平化机制运行的高效性。

  同时,分局积极探索扁平化巡逻防控机制的措施和模式,推出“扁平化巡逻+科学布警”“扁平化巡逻+网格化防控”“扁平化防控+交通网格处警”“扁平化处警+视频侦查”“扁平化处警+合成作战”等模式,同时实施“日通报、周研判、月汇总”等措施,提高扁平化巡逻防控工作的效能。派出所巡逻防控警力24小时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点线面”结合,屯警于路面,实时接受指令处警及现场接受群众求助。

  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扁平化机制运行中,警力勤务的调度打破警种、部门、地域限制,将指挥延伸到打、防、控等各项领域,实现对警情快速反应、迅速处置,各项勤务运转高效,提高警务效能,提升了整体社会治安防控的能力。

  2月11日凌晨2时许,霞林街道沟头一饭店内两顾客因饮酒发生争执,双方摩拳擦掌,眼见一场流血事件就要发生,正在巡逻的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及时制止,耐心化解,双方握手言和。1月22日16时许,凤凰山派出所在工作中发现,涉嫌在江西省非法买卖爆炸物在逃犯罪嫌疑人廖某在凤凰山街道筱塘市场内出现,迅速调动附近的巡逻民警参与围捕,顺利地将该嫌疑人抓获。

  民警主动警务敬业履职

  扁平化巡逻防控机制贵在一个‘快’字,有效地减少了层级影响,实现了从处警到派警点对点指挥,现场巡逻警力由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直接调度为主,分局及派出所指挥高度为辅,使警情调度更便捷,指挥更高效、处警更快速,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更进一步提升。

  另外,扁平化巡逻防控机制让民警从“坐等出警”传统的勤务模式向“主动警务”转变,“人休车不休”。

  各巡逻防控民警敬业履职,严格按照扁平化机制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市公安局下派的支援警力刑侦支队民警陈春华、海防支队严国樑等人一来到霞林派出所,就严格按照一名基层民警要求自己,吃住在派出所,与派出所的民警一同巡逻、出警,处置各类警情。该所实行巡逻防控“三班倒”运行机制,每班12小时,全天24小时全覆盖,民警们始终坚守着这高强度、高频率的工作。现在,他们不但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还熟练地掌握了巡逻防控工作技巧。(来源:湄洲日报 张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