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洋西村在北辰庙以‘移风易俗’为主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泗华村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召开扫黑除恶专项工作部署会。”“延寿村引导党员加入学习强国平台增强学习,并推进‘平安三率’宣传工作。”…… 3月15日,一场村居工作汇报会在城厢区龙桥街道举行,该街道辖区9个村居党支部书记逐个汇报党建、安全生产、城市管理工作情况。龙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洪宾现场点评,理清全年发展思路。 在区委的领导下,龙桥街道以街道党工委为“圆心”、各类党组织为“半径”、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为“周长”,绘就“全域党建”同心圆。凝聚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盘活“一盘棋”,“五共互动,三级联创”构建“城市基层大党建”新模式,逐步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点带面 全域覆盖 走进龙桥街道办事处,处处呈现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一楼服务大厅设立党群文化服务中心,党员教室管理室、党代表工作室、信访服务室、情绪疏导室、健身休闲区等一应俱全。拾级而上,一道由历史廉政故事和廉洁自律准则串联起的廉政文化走廊从一楼楼梯口延伸至三楼。龙桥街道工作人员介绍,眼下正打造党建引领城市发展主题走廊,通过老照片、新照片对比城市风貌,展现城市发展进程。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建设,地处市中心的龙桥街道理应带头先行先试。”在张洪宾看来,发展城市基层党建,龙桥街道有优势。这里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且有众多驻区单位,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党建基础好,资源多,且设施完善,发展空间大。 去年龙桥党群文化活动中心开启建设,打造党群业务咨询、党员学习平台、党代表接待、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基地、党史知识普及、党务工作受理、城市治理管理、驻区单位接洽、司法矛盾调解、健身器材开放、心理辅导咨询等功能齐全的党建活动阵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好村居党建阵地建设才能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基础。踏入龙桥党群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巨大的党建沙盘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按下电钮,2000年、2010年、2010年后的街道区域及党建阵地发展情况一目了然。“区域扩张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到哪里。”张洪宾说,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街道村级活动场所建设,2017年完成太平、万辉社区建设,2018年完成龙桥、北磨社区建设,2019年,实现全域党建活动场所建设。 当前,该街道建强街道党工委体系,突出引领作用,强化人员保障、强化阵地保障、强化经费保障、强化制度保障,夯实党建基础,围绕“联动区域化、党建品牌化、管理网格化、工作信息化、服务精准化”等五化融合,激发基层活力,保障城市基层党建有序有效扎实推进。 五共互动 三级联创 在工作中,龙桥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五共互动、三级联创”工作机制,破解工作难题,助力城市基层党建向规范化发展。 所谓“五共互动”即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治理共商、发展共促、活动共办。龙桥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郑碧樊解释,组织共建,才能增强战斗力。街道党工委与市直机关党工委、市委组织部等6家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探索“专职委员+兼职委员+第一书记”的“大工委”组织架构,推行街道大工委“1+6”模式,统筹辖区内各类党建资源,吸收区域内部分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党建负责人为“大工委”委员,实行党组织、党员双重管理。 资源共享,利于增强保障力。发挥街道“大工委”领导核心作用,将辖区单位独有资源变为区域化“党建联盟”共享资源,充分整合共驻共建单位各项资源,在软硬件建设上实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让各基层党组织阵地、人才和信息等资源有机整合、统筹利用,发挥党建资源集聚效益。 治理共商,促进增强向心力。引领各党组织参与街道社区治理,以社区街巷、小区为基础,科学划分网格,推行“问题在一线调处、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落实”的一线工作法,以“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民生保障、党建活动、文明创建、便民服务”八进网格为抓手,形成人人都是网格员,人人都是基层治理员、人人都是城市“服务员”的良好格局。 发展共促,有益增强凝聚力。引导各党组织打破行政隶属壁垒,破除各自为政障碍,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打通信息互通渠道,发挥驻区单位、先进社区优势,结对帮扶后进社区、农村党组织。“采取下派党员驻村任职、开展驻村蹲点、下派单位捆绑结对等方式,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郑碧樊说,一般在班子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社区服务、基础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探索将农村建设纳入结对社区发展规划,实现统筹推进、协同发展。 活动共办,共同增强带动力。利用各单位、行业、领域党组织干部人才、场所设施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让居民在喜闻乐见活动中接受思想教育,提升整体素质。 而“三级联创”是以街道党组织为“轴心”、社区党组织为堡垒,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社区党支部和小区党支部在街道大工委的领导下,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紧贴各阶段中心任务,发动党员、依靠群众开展工作,实现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条块结合同频共振、齐抓共管的局面。 “我们街道独创牵头轮值制度,每月9个村居轮流当值,召开月例会,参观村居建设情况,汇报村居工作,这样既促进村居党组织的作为,又形成各村居赶学比超的氛围。”郑碧樊说,互联互动、协同配合,形成共抓基层党建、共谋基层治理、共同服务群众共识。 一村一品 一居一特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龙桥街道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社区”。 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的太平社区,发挥辖区有较多企事业单位的优势,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探索组建在职党员网格先锋团,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四式服务”模式,打造社区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全天候服务体系。 北磨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试点,在所辖的骏欧龙盘小区率先成立了全区第一个小区党支部。实现社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和精细化,最大限度地推动网格化管理服务自基层末端延伸,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 万辉社区探索推进城市基层“家党建”工作新模式,打造学习型、服务型、人文型、活力型的社区,形成社区党建引领与各项工作相融合、相促进的良好局面。该社区还荣获住建部颁发的宜居小区殊荣。 辖区企业党建也不甘示弱。成立于2012年的方家铺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有23名党员,公司开展党建活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载体,彰显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开展党群互动活动,引领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等。引导党员当先锋、树形象,带头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参与精准扶贫,解决贫困农民就业,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公司走出了一条特色的企业党建之路。 一村一品,一居一特。结合各村居实际,龙桥街道谋好“立足点”,不断完善阵地建设,搭建融洽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工程,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矛盾纠纷,让党的惠民政策阳光普照基层百姓。谋准“切入点”,从社区治理和社区文化建设入手,建设“服务器”工程,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谋实“落脚点”,建设“晴雨表”工程,做好服务城市经济,打造“三大商圈”新业态。眼下兴安、龙桥和洋西等村居,依托所在地电商小镇、莆田电商城和城厢跨境电商中心的吸蜂巢、当当网等平台,大力推动互联网+转型升级工作,带领党员闯电商,全力创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区。(来源:湄洲日报 黄凌燕 梁亦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