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今年以来,莆田市城厢区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筑牢禁毒“防火墙”,探索创新反诈新模式,精心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新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创建更高水平的新时代“平安城厢”打下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今年以来,按照莆田市委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的部署要求,城厢区细化最小治理单元,构建“区级——街道——村居——网格——单元”五级架构体系,将各项工作落到最小治理单元和最后责任主体,实现网格单元党组织全覆盖,并把党支部建立在网格(小区)上,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城厢区“全市一张图”大数据调度指挥中心 其间,城厢区依托“全市一张网、全域数字化”,设立“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建立闭环工作机制,形成“单元巡查——源头发现——信息采集——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核查反馈——跟踪问效”7步闭环的事件处置工作流程,采取以镇街为主体的“1+N”执法模式,开展“固定+松散+机动”的多元行政联合执法,实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自下而上破解镇街“手短力薄”、部分难题无法处理的困境,打通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工作尽量在镇街闭环、问题尽量在镇街终结。 城厢区积极探索“组织重构、资源重整、力量重合”的路径和模式,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和精细化服务。

↑检查辖区一药店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现在平台受理的部门力量下沉事件有433项。”城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党建引领、夯基惠民”——莆田市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中,城厢区推出力量下沉板块,着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效。 多元调解 矛盾纠纷止于基层化在萌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自2014年以来,城厢区成立网上大调解中心,并陆续建立商会调解、劳动关系“1+N”调处中心等社会调解组织,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隐患,推动社会治理效能达到新水平。 10月11日,在莆田市(城厢区)大调解中心,经莆田市劳动关系协会“1十N”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主持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赔偿纠纷案件,一电梯维修工意外死亡案件得到应有补偿。

↑莆田市城厢区大调解中心化解一起意外死亡纠纷案件 这是莆田市城厢区大调解中心化解的又一起纠纷。城厢区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融入党委政府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大格局,推行建立“333联调联动”(即“镇、村、社三级联动”,“排、访、调三措并举”,“情、理、法三者相容”)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矛盾纠纷联调”,以“四个一”(即一份实施方案、一个区级矛盾纠纷衔接指挥平台、一支调解队伍、一套保障机制)为抓手,发挥信息集合、资源融合、队伍整合优势,构建矛盾纠纷联调联动多元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城厢区不断推陈出新,培育出网上调解、“1+N”乡音调解、信访事项多元调解、名人调解、商会(姓氏)调解、行业协会调解等一批调解品牌,打造出新时代“网上枫桥经验莆田版”,线上线下形成一张全覆盖的大调解组织网络。 打防管控 全链条重拳打击毒品犯罪 一夜夜蹲点值守、一遍遍分析案情、一次次深入制毒窝点秘密探查和取样……今年以来,城厢区公安局以“打击整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工作方针,多举措扎实推进禁毒工作,成效显著。该局坚持在打击贩毒上下功夫,在禁吸戒毒上求突破,在帮教戒治上动脑筋,在源头管控上出硬招,在预防教育上见实效,全链条重拳打击毒品犯罪,有效遏制毒品问题蔓延势头,禁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城厢区公安局民警到辖区学校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禁毒工作的关键,在于铲除毒品生存土壤。一方面要完善戒毒康复管理模式,让吸毒人员早日回归社会;另一方面要突出队伍锻造,致力提升基层禁毒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城厢区公安局负责人说。 城厢区坚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禁毒品牌社区创建工作,以“无毒乡村”守护行动为契机夯实基层工作。禁毒宣传月期间,龙桥街道禁毒专职干部、专职社工在工作站开展“温情端午平安关爱”活动,借虎门销烟纪念日邀请社康社戒人员体验包粽子、听林则徐禁毒故事,为社康社戒人员送上温暖。 禁毒之难,不仅在于禁,更在于防。结合2022年“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宣传主题,城厢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禁毒的良好氛围。 推陈出新 将反诈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 城厢区公安局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推陈出新,策划反诈蔬菜、反诈护学岗、反诈顺丰车、反诈公交车等新模式,创新反诈流动宣传点,将反诈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助力广大市民提高意识,警惕防范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在“人防+物防”积极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 城厢区公安局采用“大水漫灌+精准滴灌”的模式搭建全民反诈新防线,立足网格化全覆盖安全防范框架,全面压实社区网格宣防责任,由村居干部将反诈宣传辐射到辖区群众,推动反诈骗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有效提高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免疫力”。

↑城厢区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在万达广场开展反诈宣传 “我们还加强公安部电信网络诈骗侦办平台的运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城厢区公安局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城厢区诈骗案件统一由反诈骗中心立案侦查工作,并第一时间将案件录入到公安部电诈诈骗侦办平台,坚持应录必录,确保案件涉及的全部线索和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侦办平台,加强该平台的信息、资金、案件串并、协查等侦查研判功能的运用。 城厢区公安局还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做深做实反诈关口前移、精准预警劝阻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分析研判,寻找疑似正在被骗群众和潜在易受骗人员,及时电话劝阻、短信劝阻、上门劝阻。 来源:福建政法委清朗天空、莆田市城厢区委政法委 福建法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