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公安:禁毒战线上的“空中之刃”
2023-04-23 17:00:00 来源:   责任编辑:   

  远处青山叠翠,广阔的东圳水库映照出蓝天白云,一栋栋农房环绕库区,让人不禁感到安宁祥和。“报告,该区域正常,准备前往下一区域。”警用无人机静静盘旋在山林之上,从空中俯瞰着地上的一举一动。城厢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和圳湖空管站的民警们操作着无人机,利用空中之眼巡视着山区,这是他们日常禁毒工作的一幕。民警们不用再浪费大量的时间跋涉在群山中,也不用再沿着弯弯绕绕的山路逐个巡查,便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方圆数公里的区域巡查完毕。

  启动警用无人机参与禁毒工作,开辟禁毒战线上的“空中之刃”,体现出城厢公安禁毒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建设的不断成熟与完善。通过空中巡航网、空中侦查网、空中宣传网“三网融合”,推动城厢地空联动立体化作战体系进一步完善。

  “空中巡航网”

  让“毒株”无处遁形

  “注意!前方疑似发现毒品原植物,请立即进行实地踏查核实。”分局禁毒大队借助无人机巡航开展日常禁种铲毒踏查工作中,发现华亭镇郊尾村一田地上种有疑似罂粟毒株的植物。民警迅速前往确认,现场查获罂粟植株10余株。经查,这些罂粟之主系女子谢某种植。据其交代,因听信朋友介绍这种“大红花”结出来的果实泡酒,可以治疗牙痛、拉肚子和中暑,就种植了几颗。直到今天警察找到她,才知道自己种植的是非法毒品原植物。民警将罂粟花带回集中焚烧销毁,并对谢某予以行政处罚。



  ▲通过警用无人机空中巡航,在华亭镇发现谢某非法种植罂粟

  罂粟虽美,但危害甚大。当前正值罂粟的快速生长期,为严厉打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城厢公安分局强化科技赋能,以圳湖空管站为依托,创建全市首个无人机禁种铲毒示范基地。

  无人机日常巡航

  空管站每日不定时巡航在城乡结合部、山区、果园、村庄等易发生非法种植的区域清查,重点排查荒山野地、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通过无人机实时动态的画面,辅助民警大范围开展“地毯式”巡查,实现全覆盖排查,发现一株铲除一株,打造“空地联勤”警务模式,助力提升禁种铲毒水平和综合作战能力,努力实现“零种植”,确保“零产量”。

  “空中侦查网”

  让“毒贩”无处藏匿

  2022年,分局掌握到一条地跨边境的贩毒案件线索。经过近半年的线索经营,专案组民警发现该贩毒团伙十分谨慎,常常选择便于逃窜的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频繁地更换交易地点,且地点大多选择在隐秘的山林里。

  得知该团伙将在莆田进行毒品交易的消息后,为了不打草惊蛇,专案组民警出动警用无人机先期侦查,高空跟踪观察贩毒团伙动态。经过空地联合协作,最终在城厢区抓获正在交易的贩毒嫌疑人2名。随后,专案组民警通过深挖扩线、深度研判,先后三次深入云南边境实施抓捕行动,摧毁长期活跃在西双版纳州与普洱市边界大开河的贩毒团伙,抓获贩毒嫌疑人7名,缴获海洛因、冰毒等共计1100余克,成功切断一条由老挝走私入境云南西双版纳、普洱两地再转销莆田等地的贩毒通道。

  近年来,分局深入探索研究无人机在禁毒工作中的应用,全场景谋划现代禁毒警务实战模式,将无人机挂载等智能终端与缉毒破案、重要部位监管等禁毒工作有机融合,构建功能化、互补型的“空中、地上、网里”智慧禁毒新格局。

  无人机不仅是“智能天眼”,更是一柄空中利刃,强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民警利用无人机,与地面指挥和前方抓捕警力融合互动,做到地面一图可览、风险一屏可知、现场一键可视,有力提升了禁毒工作的整体作战能力。

  “空中宣传网”

  让“毒源”无处滋生

  “城厢公安提醒您: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莫沾毒品,莫交毒友;扫除毒害,利国利民;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反毒防毒,人人有责”。

  这是城厢分局搭载扩音系统的无人机,飞进辖区的每一个角落,不停进行循环播放禁毒口号和标语。这个新入列的“禁毒宣传员”,一出镜就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

  分局不断创新毒品预防宣传教育载体,打造空中喇叭宣传,通过高空喊话循环播放禁毒音频,向群众宣传毒品的危害、种类等,播放禁毒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让禁毒知识“声入人心”。针对年轻人好奇心重,容易被毒品引诱,在日常普法讲座等传统形式结合下,分局让无人机不定期飞进学校,开展禁毒宣传活动;针对农村法律意识薄弱、对毒品警惕性低等特点,通过无人机宣传,普及禁毒法律知识……

  小小一架无人机

  为公安禁毒工作插上了翅膀

  助力打好源头治理“防控战”

  禁毒斗争“攻坚战”

  社会管理“宣传战”

  来源:城厢公安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