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太镇岭下村:东圳精神催奋进
2021-05-17 15:19:32 来源: 今日城厢  责任编辑: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作为党建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的常太镇岭下村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网红“打卡地”。



(资料图片)

时光回溯。1958年6月,因常年遭受水灾,原莆田县委、县政府动工建设东圳水库。常太人民为水库建设抛家舍业,背井离乡,1017名库区移民在岭下村扎根,占全村人口50.9%。这个展示馆就是利用常太移民旧房进行改造的,占地近1000平方米。由“三次奉献”“移民精神”“移民之路”等展区串起东圳移民史,翔实的资料、大量的实物和生动的故事,再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

当年常太镇2600多户1.3万多人仅用2个月就主动迁移完毕,创造了罕见的和谐移民先例,铸就了东圳水库这座巍然屹立的水利丰碑,凝结的东圳精神成为一代代岭下人的精神图腾。

库区移民在岭下妥善安置后,与当地群众一起兴修水利、开荒造田、平整土地,努力建设新家园。他们顾全大局、默默奉献,为保护绿水青山多次奉献,涌现出一批移民“世家”。



上世纪50年代,为建设东圳库区,居住在常太枫叶塘库底的张土改移民到岭下村。1958年,他担任岭下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修路、引种枇杷、建水库。水库建好后,他却因过度劳累,英年早逝。2010年,整治畜禽养殖场,他儿子张祖星不忘父亲教诲,带头拆除猪舍。2014年,为支持东圳水库一级保护区搬迁工程,张祖星一家率先将家里两层的老房拆掉。



九华山上远眺东圳美景。林梅钦 摄

东圳库区一级保护区搬迁工程启动后,岭下村民蔡春山是村里首家丈量房屋、清点果树的搬迁户。而他的父亲蔡文煌是名党员,在水库建设时,随其祖父从库底搬迁而来。村民张金峰在12岁时随父母经历了东圳水库建库时的第一次移民。至东圳水库一级保护区搬迁项目,他一家已经历“第四次搬迁”,用实际行动守护“大水缸”山清水秀。



村民在岭下村植树造林。 林罗晓 摄

昔日移民“舍小家,为大家”,如今“建新村,创新业”。张玉琴、杨秀治夫妇作为村里的榜样,以植树造林起家。张玉琴说,1997年,他们获全国妇联、国家林业总局10万元资金扶持,以常太岭下之名,成立常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率先在村里承包山地,带动村民2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



“我们村主要收入靠枇杷,枇杷农忙季节过后,村民们就来务工。”张玉琴说,后来公司扩大为苗圃基地,苗木销往省内各地,基地也分设到仙游、涵江等地,迅速形成产业。

绿了山头,美了村庄,富了农民。张玉琴一家创新创业,是岭下人传承东圳精神,勇于拼搏的一道缩影。



岭下村一幢幢新房展示美丽乡村新风貌

昨日,走进岭下村,民居鳞次栉比,村道洁净,清渠潺湲,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满眸绿色,移步换景。85岁的村民张碧闲坐庭前,看着众多山外游客在花草树木中漫步“洗肺”。这位有40年党龄的老党员感叹,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新农村。

“过去我们实在穷,食不果腹。”岭下村党支部书记陈美金至今记得,小时候饿得慌,从食堂顺走一个地瓜,被当时的生产队长张碧追得满村跑。1983年,她接手村两委工作时,村财还欠下四五十万元。

曾因山荒、地瘦、人穷,被评为省定贫困村的岭下,如今旧貌换新颜,以老区村、移民村的特色,变颜值为生产力,打出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牌,走出一条生态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

依托竹林溪拥有十二坡、八池潭、一瀑布的资源禀赋,建设岭下美丽乡村公园,实施以“立谷听涛 乡野岭下”为主题的生态乡村休闲旅游建设……现在岭下村已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今年以来,有多批学生前来研学,带旺乡村人气。



东圳移民精神展示馆吸引城区师生前来参观学习



革命老区的红、枇杷之乡的黄、东圳水库的蓝、美丽乡村的绿,让常太镇显得色彩斑斓,而这些色彩在岭下村更是浓重。目前,岭下村已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乘着我市实施“双轮”驱动的东风,发扬东圳精神,该村今年又有三四个项目推进招商,依托莆田版的“千岛湖”东圳水库,把生态建设与乡村旅游美丽融合,一幅独具特色的海西库滨4A景区图正徐徐铺展。

来源:湄洲日报 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