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太镇利车村:碧波映红绘新景
2021-06-01 18:34:21 来源: 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   


  初夏时节,每到周末或傍晚时分,东圳水库坝头就会迎来大批散步、乘凉、观光的市民。

从坝头往上走,就是常太镇利车村。东圳水库碧波含情,错落有致的房屋掩映在一片葱茏中,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利车村是省定革命老区基点村和贫困村。东圳水库的“蓝”与革命老区的“红”,在这里交相辉映。在树兜小组所在地,有一段长约几百米的狭窄石阶路。“这是革命年代常太镇通往西天尾下垞村的唯一通道,革命队伍就是从这些石阶上跋涉前行,为人民幸福而战斗的。我们称其为‘茶马古道’。”今年70岁、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张治平说,他小时候经常听父辈讲起革命故事,经常在这条古道上行走,红色的种子就慢慢种在了心间。随着村庄建设道路翻新,石阶路被宽敞的大道所取代,但留存下来的一小段,依然可见证红色足迹。



“革命红”在这里留下印记,也在不断传承。就在“茶马古道”的一旁,有一排整齐统一、十几间二层小楼连成一片的集体厝。虽然其白墙发黄、红瓦片褪色,但一些房间门口的“东方红”“解放军”等字眼依然颜色鲜艳。利车村党支部书记蔡兆雨说,后坪集体厝是上世纪50年代修筑东圳水库时为安置库区移民由政府统一建造的房屋。现在3座集体厝约30多户村民基本上搬走了,静默下来的集体厝见证着库区人民为修建水库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



时光回溯到1958年6月,因常年遭受水灾,原莆田县委、县政府动工建设东圳水库。常太人民为水库建设抛家舍业,背井离乡,1200多名库区移民在利车村扎根。第一次移民时,张治平8岁,大他16岁的堂哥张天祥是动员小组的一员。“我们是从库底的刘坑搬迁上来的。当时大家都非常配合,将瓦片从下面往山上搬,一呼百应。”如今已86岁的张天祥回忆起那段历史依然记忆清晰,第一次移民时正值3年困难时期,晒干的地瓜黑乎乎的,却是难得的美味,饿得慌的时候只能将香蕉树枝砍下来粉碎磨粉吃。在困难重重中,利车村村民顶风冒雨,白天不计报酬筑坝头、晚上盖土坯房,通宵达旦仅用2个月就主动迁移完毕,创造了罕见的和谐移民先例。

红色基因在血液中流淌,东圳精神依然催人奋进,利车村村民用实际行动守护“大水缸”。2010年整治畜禽养殖时,利车村村委会主任宋良苗带头拆除了自家的养猪场,处理了80多头即将出栏的猪。当时50多岁的村民蔡金銮积极响应,卖掉70多头猪苗,连夜拆除了养殖场。村民们的养殖场清拆后,东圳水库的水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14年,为支持东圳水库一级保护区搬迁工程,60多户村民二话不说“二次搬迁”,顾全大局默默奉献。



枇杷是利车村的一大产业,67公顷的枇杷园每年可收入500多万元。该村积极打造“农特产品+电商”发展之路,将枇杷、枇杷膏、枇杷蜜等通过电商销往北京等大城市,助农增收。

依托距离市区仅6公里的区位优势,利车村以老区村、移民村的特色,将九莲寺、林海石窟、黄家大院等串联成片,打出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牌。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环库路民宿、茶饮、文创等“慢生活带”经济,涌现出 “初一茶舍”“水云间”“树兜有宿”等众多的“明星网红店”,走出一条生态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

“2000年我接手村两委工作时,村里还欠下171万元债务。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小山村,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已达到1.5万元。”蔡兆雨感叹道。曾因山荒、地瘦、人穷,被评为省定贫困村的利车村,如今旧貌换新颜。有41年党龄的陈金銮说,他最爱每日坐在院子前,呼吸新鲜空气。看着东圳水库的美景,心情都是美的。

眼下,利车村正依托莆田版的“千岛湖”东圳水库以及独特生态优势,蓄力打造宜居宜游的特色新乡村,打造中心城区“后花园”。红蓝辉映,黄绿相融,利车村走出斑斓多彩、瑰丽万千的发展新路。

来源:湄洲日报 常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