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径里:一个小山村的抗疫24小时
2022-03-27 15:40:24 来源:   责任编辑:   

春分的脚步,刚刚轻拂过城厢区灵川镇径里水库,这是一个偏远的山区村。长廊旁的樱花如期绽放,却没迎来往年野炊的游客、嬉闹扑蝶的孩童。疫情当下,芳菲如画的水库沉寂着,樱花也没等到她的赏花人。



3月25日清晨6时,天刚蒙蒙亮,人们正准备从睡梦中醒来。径里村组织委员陈洪却一脸疲惫,刚要从入村停车场的卡口返回家中。从昨日傍晚6时开始,他便与2名志愿者彻夜坚守卡口12小时。回家途中,陈洪对负责全村消杀工作的麻国金交代当日工作。身背40多斤消毒喷雾器的麻国金,一边走一边细致地喷洒着,每个角落都不放过。每日清晨5时,他便起床配备消毒水,赶在8时前,对全村各区域全面消杀。



“您好,请在10点前到村部,采集核酸。”前一天,该村黄码误判10人。上午8时,昨晚加班到凌晨的村卫健协管员王剑就一一给他们打电话。小伙子刚满30岁,原在外经商。去年9月疫情期间,他正好在家。听闻村里急缺人手,便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志愿者。疫情过后,他毅然提笔,郑重地写下入党申请书并在新一届村委会选举中当选委员,留在家乡尽一份力。

中午12时10分,村妇委会专员孙爱萍和2名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刚返回村部吃午饭。她们早上8时就从村部出发,跑遍全村为35名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村民挨个上门采集核酸,并测量重点人员体温。饭后,孙爱萍还要开来回近10公里的车程,护送医护人员返回镇卫生院。



“小伙子,在家没有乱跑吧!”“叔叔,您的生活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们说。”14时15分,镇驻点干部林萍、陈萍等来到径里村,检查重点人员居家隔离情况,询问他们有无困难问题,宣传疫情防控最新政策。“重点人员居家隔离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负责,请你们积极配合,待在家里别出门,做好全家人健康监测,有新情况请马上电话汇报!”每走访一户,他们都要隔空交待一遍。



14时30分,补睡了6个小时的陈洪准时赶到村部。镇党委宣传委员、径里村包村干部张与望、包村工作队干部蔡国潘、村党支部书记卢素香正召开当天疫情防控工作会。会议传达了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精神,研判本村疫情防控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结束后,天公不作美,竟下起了雨。风雨相催,山区中的冰冷穿心入骨,让人不禁打几个寒颤。村委会副主任孙建兴骑上电动车,对村里几个重点防控区域转了个遍后,立即返回家中吃晚饭。争取在傍晚18时,赶去卡口接替已坚守将近12小时的村干部麻庆春。

22时45分,一天都忙于统筹全村隔离人员、值班卡口、核酸检测等工作的卢素香,从村部回到家中。此时的她,还不能休息。她的女儿马上就要升初中了,白天上网课的作业,还没来得及帮他检查。她还要检查批改,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后,方能结束这忙碌的一天。



守在村口的孙建兴,忍不住打了几个长长的大哈欠,困意席卷上来。忽然,远处的两束灯光照来,他有点睁不开眼,立刻精神了几分。站在路旁待车子缓缓停下,车内人员主动亮码、逐一测温。查验无误后,他举手示意,让志愿者林国章放行。再次坐到椅子上时,他掏出手机看了看,已是凌晨2时了。

不知不觉,天已泛白。凌晨5时,下了一整夜的雨仍意犹未尽。卡口的他们,此时反倒清醒了几分。伸伸几个舒畅的懒腰,6时马上就可以回家暖暖地睡一觉了!“汪汪汪”伴着几声清亮的犬吠声。“快来,吃点儿扁食暖暖身。”人未到声已近。雨中,村民孙金宝,提着大袋小袋的暖心早餐匆匆走来。

“老孙头,哪有不到6点就吃早餐?”

“你们为我们站岗,我就是尽一点心意,都在这扁食汤里。你们都辛苦了!”

“好,那我们就不客气咯!”

你一言我一语,爽朗朴实的笑声,穿过氤氲的薄雾,回荡在山间。

疫情之下,还有许许多多像径里村一样的小村庄。无数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他们与村民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向他们致敬!(陈丽君 通讯员 陈军 林伟清)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灵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