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力量下沉 问题闭环解决丨城厢区霞林街道创新机制加强基层治理
2022-10-17 17:06:20 来源:   责任编辑:   

  城厢区霞林街道九龙小区是我市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示范点,平日里,小区党支部党员们热心为居民服务,但由于单元长、网格长都没有执法权,遇到一些需要执法部门解决的纠纷时,则有心无力。为此,下沉到霞林社区的区直部门人员来到九龙小区,充实小区治理力量,合力解难题。



  在九龙小区,“部门力量下沉”办公室内,区直部门、街道力量下沉工作内容、人员名单及“机关+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等制度均已上墙。记者看到,下沉小区的有9个部门。

  “部门下沉后,小区管理更加有序。”九龙小区党支部书记陈伟山说,住宅小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市域治理的最后落点。小区矛盾,多为邻里纠纷,下沉的检察官、法官、警官,还有律师,不但为居民排忧解难,而且向居民普法,促进邻里和谐。



  “霞林街道是我市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的试点街道。”霞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林窕婧介绍,试点推行后,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逐渐向基层延伸和下沉,由街道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

  下沉的力量有“三股”:一是街道工作队、包片民警等,二是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应急、信访、司法、卫健等8个涉及社区治理的主要部门,三是“机关+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他们综合执法,服务为民。试点启动后,霞林街道成立力量下沉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街道下沉工作联席会议,且根据需要随时召开。

  10月9日,霞林街道街道下沉工作联席会议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协调中心召开。研究部署区直“部门力量下沉”工作制度、联合执法机制、平台运行等。明确健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8+1+N”行政综合执法模式。其中,“8”即8个涉及社会治理的主要部门,“1”即民生服务,“N”是街道、社区因地制宜推出的创新服务。

  街道作为执法主体,超权限执法事项采取“固定+松散+机动”的执法模式:即区直行政执法部门实行专项组长轮值执法,简易事项配合街道及时执法,复杂事项邀请市直相关部门下沉会商研判并协助街道执法。



  目前,霞林街道依托“全市一张网、全域数字化”,设立“霞林街道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小区单元长发现居民问题,若需要部门执法或协调解决,可通过手机App上传信息,反馈到指挥平台,由相关部门领取“任务单”,形成“单元巡查-源头发现-信息采集-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核查反馈-跟踪问效”等7步闭环的事件处置工作流程,在村(社区)“微闭环”、街道“小闭环”和区“中闭环”的平台运行中,解决问题。

  透过“霞林街道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记者看到,平台开发的“部门力量下沉”解决的门类有疫情防控、文明创城、安全隐患、矛盾纠纷、两违治理、生态环保、食品安全、信访保障及其他。平台还呈现“下沉力量巡查”,显示事件名称、事件描述、采集人、采集时间、上报单位,办结状态等。“现在平台受理的部门力量下沉事件有433项。”工作人员随机点击一项已完结事项的“详细”键,除了录入相关信息外,还上传事前、事中、事后的比对照片。

  部门力量下沉后,霞林街道已出现明显的治理效果。

  9月23日,单元长发现一家商铺销售槟榔制品,由于没有执法权无法处置,立即将事项采集上传平台,下沉社区的霞林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到场依法整治,商家立即下架违规产品。

  10月9日,一家餐饮店未设置隔油设施,直排的油污造成环境污染、管道堵塞。单元长巡查发现后,通过平台上传街道,街道立即“呼叫”城厢生态环境局前来“报到”,生态环境局下沉人员到场指导店家规范安装、使用油污分离池,现已整改到位。

  10月12日,网格长发现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周边摊贩占道经营,影响通行,联系驻点霞林街道的霞林城管执法中队前来处置,目前已清理完毕。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风险化解于萌芽, 部门力量下沉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保障,提高群众满意度。

  来源:湄洲日报、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凌燕 易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