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高凤至花香蝶来|城厢区倾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2020-12-10 11:02:30 来源: 今日城厢  责任编辑:   

工艺美术大师郑春辉上榜“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复茂食品“郭继光技能大师工作室”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新增莆田“壶兰计划”人才43人……

今年以来,作为“文献名邦”莆田的中心城区,城厢区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产业发展特色,创新人才工作举措,统筹做好“引才、育才、留才”三篇文章,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城厢区区委书记王文才表示,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引进、培育、留住”一整套完整的人才机制,为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聚焦产业精准引才

位于华林工业园区的杰讯光电是一家光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为深圳华为、武汉光迅科技等大型信息公司供应商,企业产品还出口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短短几年,杰讯光电就从成立之初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企业、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和技术。”杰讯光电董事长林超杰说,这几年,公司先后从深圳、武汉光谷等引进不少专业技术人才,并与中科院、福建师大光电学院等展开产学研合作,企业产品研发能力突飞猛进,先后取得40多个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科研成果转化10多项。


华林工业园区形成了集鞋革、食品、电子信息等为主的混合型工业园区。许武 摄

近年来,城厢区围绕电子信息、鞋服制造、食品加工等制造业及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引进产业强链补链项目,加速形成产业集聚高地。其中,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城厢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该区重点引进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大数据等前沿领域企业,打造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和5G产业链等高端产品研制基地。

成立于2018年的莆田杰木科技公司,是由著名IC设计厂商联发科集团和莆田国投等共同投资的智能芯片设计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吸引了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研发人才。毕业于上海交大的杰木科技总经理杨宁昕从事集成电路设计行业近20年,拥有数十款芯片开发和成功量产经验。2019年,杨宁昕入选莆田市第九批引进省外高层次人才。

“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精准引才、聚才。”城厢区招商局局长谢轶群说,城厢区通过引进中电科创城、大唐5G产业东南基地等高新技术项目,汇聚了一大批新型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建设华林鞋艺省级特色小镇,聚拢了大量顶尖设计人才和复合型运营人才;打造“智慧能源”平台、中电福建工业互联网等,吸引了众多优秀平台经济人才,让人才引进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值得一提的是,城厢区还通过举办人才“回乡行”、人才沙龙、推荐假期兼职实习等举措,吸引高校人才回乡就业。同时,借助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和企业日常招聘等,实施常态化引才。

厚植沃土精心育才

来自城厢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春辉入选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让莆田工艺美术再次扬名天下。


郑春辉指导学生进行木雕创作。林勇 摄

今年52岁的郑春辉从1985年起从事木雕创作,30多年来,他用手中的雕刻刀,留下了一件件传世之作。郑春辉创作的60多件作品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他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型木雕《清明上河图》的创造者,并获得莆田市工艺美术行业十大领军人物、莆田市优秀人才、莆田市文化名家等荣誉称号。

工艺美术是城厢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该区充分发挥郑春辉、林剑平等工艺美术大师的名人效应,积极引领带动,大力培养雕刻、油画等本土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仅在莆田国际油画城内就云集了170多家画廊、画室等,汇聚了为数众多的油画创作、电商销售等相关人才。


莆田国际油画城内云集了170多家画廊、画室等,汇聚大量人才。

4日,记者走进复茂食品有限公司的烘焙厂房,只见10多名“英才计划”学员正围在老师身旁,认真学习烘焙技能。复茂食品公司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烘焙基地,2010年,该公司启动焙烤“英才计划”,先后与莆田学院、福州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合作办学,培养了1300多名烘焙专业人才。

彭加强是复茂食品公司第11期“英才计划”学员,他从门店一线员工成长为目前的区域经理,月薪6500元。“在复茂烘焙基地,我不仅学到了烘焙技术,还掌握了经营、管理的技能。”彭加强说。

为大力培育产业技能型人才,城厢区出台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办法》,鼓励兴办各类营利性、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同时,将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对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发放补贴;积极推荐申报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省级5家、市级1家。


城厢区举办油画职业技能竞赛。易振环 摄

城厢区委组织部分管人才工作的部务会专职委员郑碧樊说,城厢区围绕产业实用人才需求,建立更加开放的聚才平台,创造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更加注重技能人才培育,形成全方位人才支撑。

打造“暖巢”用心留才

“区里对我们企业的项目非常支持,不但争取了配套奖励资金,还配备了‘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5日,溢通环保科技(莆田)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敏说。

袁敏是城厢区首批入住该区七中山人才公寓的高端人才之一。她创办的溢通环保是一家生产车用尿素的高科技企业,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加盟了大批化工界的专家和精英。2017年,溢通环保入选第六批福建省引才创业创新团队。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获得专利10项,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制定企业标准1项,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

安居,才能乐业。为解决优秀人才住房保障问题,2019年3月,城厢区修订完善了人才公寓管理办法,放宽准入条件。截至目前,该区已对74套人才公寓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拎包入住”,安排三批次32名优秀人才入住。同时,在项目建设中把人才生活住房需求纳入考虑范围。中电科创城项目将在先导区周边配套100套人才公寓,在核心区北侧规划约120亩人才房建设用地。


华林鞋艺省级特色小镇聚拢了大量顶尖设计人才和复合型运营人才。许武 摄

实施人才服务“温馨工程”,是城厢区用心留才的一大“法宝”。该区在人才落户、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多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注重提高企业人才政治地位,对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优先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和各级先进模范,不断提升人才智力贡献力。

城厢区还建立健全人才领导工作小组工作汇报制度,把人才绩效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定期举办推进会,研究解决人才绩效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发出通报函,督促责任单位抓好指标落实。截至目前,该区已认定省高层次ABC类人才9人、工科类青年人才6人、“壶兰计划”人才140人。

“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城厢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陆建琪说,城厢区探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推行“引导+服务”的服务模式,使真劲、出实招,为人才“加椅子、留位子、架梯子”,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林云景 康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