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游击区:坚持斗争的革命“孤岛”
2021-04-15 14:44:46 来源: 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   


  清明时节,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的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的市民。

80多年前,中共闽中特委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又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莆田、仙游、福清等地独立组织领导和指挥闽中三年游击战争,成功开创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区中的一块独立游击区——闽中游击区,为红军顺利长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时光荏苒,闽中特委和闽中工农游击队英勇斗争、浴血奋战的历史往事,如今在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里得以真实再现,成为涵养时代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永续动力。

一场独立自主的游击斗争

马院村毗邻仙游县的钟山、游洋,境内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其中,牛鼻孔山上多悬崖峭壁,山林郁郁葱葱,其间有隐蔽的山洞。当年,中共闽中特委机关的秘密据点就设在这里。

1934年初,十九路军“闽变”失败后,国民党政府加强了对福建的高压统治,福州和莆仙地区的中共党组织先后遭到严重破坏。危急时刻,时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常委的王于洁潜回莆田,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并来到常太开辟新的活动区域。当年底,当地工农游击队突袭了国民党枫叶塘乡公所常备队,缴枪20多支及子弹数千发,打响了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的第一枪。

1935年5月,莆田、福清两个中心县委联合成立中共闽中特委,王于洁任特委书记,统一领导莆田、仙游、福清、长乐、永泰等闽中各地的斗争。5个月后,王于洁在马院村漈川片区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把分散在莆仙各地的游击队集中到此整训,改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马院成为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的组织领导和战略指挥中心。

随着武装力量的不断壮大,北起乌龙江畔的峡南,南至惠安县北部的大片区域,成为闽中工农游击队驰骋的战场。在闽中特委统一领导下,莆田、福清两支游击队机动灵活,打土豪、攻民团、除恶霸、袭据点,互相配合,彼此呼应,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基层反动势力。

革命之火燃遍闽中大地,让国民党反动派大为震惊,他们多次调集兵力对闽中根据地进行“清剿”。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闽中特委和工农游击队充分依靠群众,克服艰难险阻,与敌军周旋苦斗,不屈不挠,浴血奋战。

1936年10月,中共闽中特委几经周折与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接上组织关系,并根据指示执行“联蒋抗日”方针,主动停止对国民党的军事行动。然而,国民党顽固派罔顾民族大义,仍对中共党员加以迫害。1937年2月,王于洁、黄孝敏等五位闽中特委领导人被国民党当局集体逮捕,于同年6月23日在福州英勇就义。

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闽中工农游击队负责人之一的杨采衡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谈判,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协议。1938年,新四军军部决定将闽中工农游击队编为军部特务营第2连,担负警卫军部任务,并从中挑选一些队员到第1、2支队和江南指挥部等部任职。杨采衡率领168位游击队员编入新四军,从福州出发,北上抗日。

三个基点村的军民鱼水情

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内陈列着当年游击队使用的武器装备,包括步枪、红缨枪、手雷等,其中不乏自制武器。这些乍一看像“土枪”“土炮”的老物件,真实记录了闽中游击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度过的峥嵘岁月。

当年,被称为莆仙边游击根据地“铁三角”的马院漈川、渡里外坑、金川金竹坑三个基点村,有四成以上村民加入游击队,还有许多群众自愿成为交通员,为闽中特委及游击队送粮、送情报。如今,硝烟早已散尽,但当年游击队员站岗的哨楼、住过的老房子以及用过的老石磨、大饭桶等仍完好保留,成为闽中三年游击战争中党、游击队与群众鱼水深情的见证。

牛鼻孔山下有几座老房子,是当年闽中特委的秘密交通联络站,王于洁等闽中特委领导曾住在这里。村民邱玉来是这个联络站的一名联络员,他在村里以剃头师的身份作为掩护,对外搜集情报。他与游击队员邱子国藏身牛栏中,用干牛粪覆盖全身躲过敌军追捕的“牛栏脱险”故事,在当地依旧家喻户晓。

在外坑自然村,提到当年参加闽中游击战争的畲族兄弟雷光熙、雷光烈,无人不知。投身革命时,雷氏兄弟主动献出了家里的3挺轻机枪、9支步枪、1支驳壳枪及子弹、手榴弹数箱。1938年,已成为游击队指挥员的雷光熙率队北上抗日。皖南事变突围后,雷光熙在赴苏北军部途中,于南京被捕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金竹坑,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1936年7月,闽中工农游击队从常太撤离时,许多群众随队伍撤离家园。年逾花甲的地下交通员洪攀在撤离时被国民党军队抓到,为了保护游击队与群众,他故意把敌人引上歧路,最终惨遭杀害。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马院为中心的常太革命老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仅1936年一年,国民党军就对马院漈川、渡里外坑、金川金竹坑三个革命基点村进行了13次清剿。据不完全统计,三个基点村的地下工作者、游击队员及群众,被捕坐牢252人,失踪27人,惨遭杀害38人,致绝户24户。

来源: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陈荣富 通讯员 郑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