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市年轻干部一线学习一线调研一线服务城厢区工作队在服务和保障“双轮”驱动中用心用情、群策群力
图为城厢区工作队坚持挂图作战,协助全力推进文献北片区更新提升工作。 从高处俯瞰文献北片区更新提升项目施工现场,一个多月前原本杂乱的房屋群,已成为一大片空阔的空地。数十台挖掘机在进行拆房工作。
文献北片区指挥部里,市年轻干部一线学习一线调研一线服务城厢区工作队队长林长新和队员们,与征迁小组工作人员一道,商讨项目推进工作,并不时在航拍图上用笔做记号。 文献北片区更新提升项目是我市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重点项目之一,征迁范围涉及龙桥、凤凰山2个街道,征迁户数2597户、公产单位48家,总拆迁面积约52.31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签约2590户,签约率99.7%,已拆除1816户。 “文献北片区更新提升,社会关注度高。能有这么快的进度,得益于工作队帮助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对基层来说,他们是雪中送炭。”龙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城厢区文献北片区指挥部副指挥长张洪宾说道。 文献北片区是老城区,居住人口涉及各种群体。48家公产单位,既有区里的,也有跨区的,还有市直、省属甚至中央属的。尽管公产单位也配合支持征迁工作,但需要沟通对接的工作非常多。
奔着问题去,围着项目干。工作队结合城厢区“三看两评”工作,根据文献北片区更新提升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全体队员集体挂钩服务该项目,合力攻坚。 市计生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城厢区工作队队长林长新带头攻坚4家重点户,登门长谈、解释政策、沟通情感,实现顺利签约。来自市委办的队员朱剑烽、来自市府办的队员杨智源、来自市委宣传部的队员林淼鑫、来自市自然资源局的队员杨荔阳、来自民建市委会的队员陈伟,各自联系一个征迁小组。他们用“步子”替代“轮子”,用“聊天”替代“电话”,通过一次次入户、一次次的攀谈和交心,促成签约。对于数家重点公产单位,朱剑烽、杨智源、林淼鑫登门拜访主要领导,发挥好派出单位和队员个人作用,沟通上下左右,有的单位更是上午谈完、下午交房。 3月初,文献北片区涉及龙桥街道尚有100多户征迁户未征迁。自2月22日下派以来,城厢工作队通过前期扎实学习、一线调研,摸清情况,于3月8日起直接参与和重点服务文献北龙桥分指挥部征迁工作。在指挥部、工作队联动发力下,涉及龙桥街道尚未征迁的征迁户已只剩下2户。 许源泉曾担任龙桥街道太平社区党支部书记40多年,威望高、情况熟,被聘为片区更新提升“顾问”。他说,几十年来,历经了十字街改造、东大路改造、文献路改造、胜利街改造等。此次文献北片区更新提升,呼应群众期待,规模最大、进度最快,群众发自内心为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点赞。市里派来的工作队队员还放弃清明节等节假日入户宣传政策、做群众思想工作,他深受感动。 “征迁是老大难问题,有时候昨天上门交谈已经看到希望,第二天对方态度却又180度大转弯。”林长新说,正是这样的一线征迁经历,让队员们提高了群众工作能力,受得了苦、吃得了亏、忍得了气,真正得到思想淬炼、岗位历练、艰苦磨炼、基层锻炼。 夜幕降临,文献北指挥部依旧灯火通明。洽谈、核对……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入阶段性“扫尾”阶段,工作队队员和指挥部其他成员继续干在一起,挑灯奋战、攻克难关。 城厢区委副书记、文献北片区指挥部指挥长郑松青说,城厢区工作队队员们有朝气、有激情,对工作中碰到的瓶颈问题,敢于破旧立新,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打开工作局面。 下派2个多月以来,城厢区工作队始终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服务。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以重点项目现场、片区指挥部、工厂车间为一线学堂,迅速转变角色,甘当“实习生”“服务员”。通过下基层找、让部门提、请上级点,梳理出需要协调解决的用地报批、项目资金补助、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类13项问题,形成任务清单,使一线服务心中有谱、手中有招。坚持既兵团作战又单兵作战,根据队员来自不同单位、各有所长的特点,每个队员至少再挂钩1个“强产业”项目、1个“兴城市”项目,组成小分队,分赴大唐5G、三利谱等项目一线靠前服务解难题。对慢序时、进度滞后的项目,则细化进度安排、提出工作建议,形成呈阅件报城厢区委区政府作为决策参考,促成华林工业园区、太湖工业园区、樟林、龙德井控规上报审批、大唐5G二期用地报批组卷上报。 躬耕热土、时不我待,铆足“牛劲”、使出“牛力”,以一流作为标准,以达到一流为目标,城厢区工作队正奋力交出新答卷。 来源:湄洲日报记者 黄国清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