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素娥:排查“能手”,助“疫”线“加速度”
2022-04-12 17:02:38 来源: 责任编辑:
视频加载中... “您好,请问您是××吗?您现在居住在哪里?您现在的健康码是什么颜色?”每天拨打电话排查人员信息,这样的电话,疫情期间,来自城厢区区府办的党员志愿者蔡素娥(下图左一)从早一直打到晚。

本轮疫情发生后,为了让数据跑在病毒前,城厢区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作为紧急上岗的“话务员”,蔡素娥在霞林街道顶墩社区协助流调与重点人员排查工作。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下黄社区一小区划为中风险地区后,与其毗邻的顶墩社区排查工作量骤增。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争分夺秒开展摸排,第一时间加紧核实确认大数据推送的重点人员信息。 每天逐一仔细询问摸排名单、记录相关,排查时间紧迫、内容细致、工作量大。细心的蔡素娥发现,机械化按社区划分数据排查的方式,存在数据重复推送,多头重复排查的问题。排查对象可能上午刚接到下黄社区流调人员的电话,下午又接到了顶墩社区流调人员的电话,询问一样的内容,排查效率低。她说,有时还会被群众误认为是诈骗电话,造成流调对象拒接,或接听后反复询问流调工作人员身份,配合度下降等,严重影响了流调工作时效。 思路决定出路。蔡素娥针对流调信息内容,结合以往的经验做法,提议优化重点人员的电话排查流程。她建议统筹街道各社区流调人员力量,统一排查口径,按照排查对象活动轨迹精准科学划分,将有前往中风险区的重点人群,立即纳入管控范围,并推送相关信息给下黄社区;将去过低风险区的人群纳入健康监测管理,登记核酸次数、时间及结果,详细记录地址由下黄社区统一跟踪管理;对确定未去过风险区域的人群,及时完善数据信息,帮助快速“健康码转绿码”。 创新做法提高工作效率。蔡素娥介绍说,流调人员开展情况摸排时不再简单按照社区划分,而是一通电话精准摸排人员有效信息,一次性完成平台数据信息录入,切实做到各类风险人员底数清、情况明。此举全面提高了数据核查规范性、及时性,缩短了一半的排查时间。原本完成5000条信息排查就需要一整天时间,优化后,当天下午3时就有效完成1万多条信息排查,做到数据排查日推日清。 据了解,这并非是蔡素娥第一回参加防疫工作。作为一名老志愿者,她的身影活跃在每次抗疫一线上。疫情防控工作繁重复杂,令她无法兼顾家中事务,但她的“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我爱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理解我作为一个党员的职责,只要党和政府召唤,我义不容辞,”蔡素娥说,“我的初心就是为我们共同的家园作一份贡献、尽一份责任。”(曾子显)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
|